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教育實習教學回顧11-2實現教室願景—教材開展篇1.4

教育實習教學回顧11-2實現教室願景教材開展篇1.4

◎後篇-教學方法與技巧的活用

在教育實習開始的課程中,我以吳英長教授在上課中提出的「教學知識基礎的概念架構」圖,幫助學生了解教師工作的內容。簡單來說,教學知識涵括三大部分:教學知識、教師思考及教師行動。教師知識又包含:1.學科知識;2.教學知識(一般教學法知識及學科教學法知識)3.課程知識(課程設計及教育目的與價值)4.學生知識(學生先備知識及學習動機)5.教室知識(班級管理、學校文化、及社區文化)6.自我知識(教學信念及個人風格、偏好等)
一、美國薛爾曼教授(Shulman,L.)提出教師知識:
此概念的理論源自於美國薛爾曼教授(Shulman,L.),其匯集整理團隊的研究結果,提出教師知識包括下列七項:
1.學科內容知識:這是學科知識的內容、結構,以及該門學科的探究方法。
2.一般教學法知識:這是超越個別學科教材內容的普通教學方法和策略,如般及經營與組織的一般原理原則。
3.課程知識:這是有關教材、教具及教學活動設計的知識,是教師的「謀生工具」(本文的分類將此處教材知識中,某一單元之前後教材的銜接,即教材地位的分析放在第一類;放在第三類的是本科單元與他科單元的聯絡,通常聯絡教學指的就是屬此)。
4.學科內容教學法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這是學科內容與教學法融合而成的特殊「化合物」,是教師獨有的專業理解,是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致力創新之處。教師實施教學時,就近取譬和有條理的講解,都是此類知識。
5.學生及其特性知識:這是關於兒童發展如身體、認知、社會行為及人格特性的知識。
6.教育情境知識:這是指教師對教室情境、學校財務、社區背景及文化特徵的了解與認識。
7.教育目的知識:這是指教師對教育目的、教育價值、教育哲學,及其歷史背景的知識。

因此,我認為要實現教室願景,除了班級經營及教材開展的能力外,必需將教學知識活用在教師行動中。教學知識除了教育科目中所教的一般教學法知識外,還要增進學科教學法知識(教某一特定題材時,所使用的特殊教學原則),才能在實際的教學現場中促使學生與教材產生互動,連結新舊經驗以獲得學習。
二、什麼是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
問題是:什麼是好的教學方法?有沒有適用於各種情境、各種學生的教學模式?如果沒有,為什麼要認識各種教學方法和不同的教學模式理論?或許,多數的人在師培階段都覺得那些教學理論到了現場似乎就不怎麼管用,或者也和曾是新手教師的我一樣,認同那些方法和理論卻不知從何下手。在當了老師後,隨著時代轉變,參加各種研習聽了更多新的課程理論、新的教學模式名詞,更加混亂不知如何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尤其在各種新教育的政策在推動時,好似要推翻過去的種種不好,不跟著做就不好。果真如此嗎?
好的教學方法沒有絕對值;也沒有一種教學模式可以一用到底。當我仔細再去思考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或課程模式時,常發現從學習的基本層面去看,舊話與新題之間存在許多共通點,只是說法有所不同。而且,各種教學方法都有其適用性,不同的教學模式也有適用的條件及限制。所以,我開始覺得只要能解決教學問題就是好的方法。而要找到適用的好方法,首先要認識各種教學方法及各種課程模式,掌握其精髓融入自己的教學風格。不過,一開始模仿是必要的,就像書法的臨帖和作文的仿寫,不過模仿要加上思考,非不明究理的全部複製。
規範性教學理論設定的一般性規則,是教師教學的基礎。但是,在一線工作中教師更需要實務性的教學知識來解決現場的問題,必須從具體學科內容的實際教學,由下而上去發展特殊學科教學知識。而這項工作,只有第一線的教師能為自己的專業做努力。
依此想法,在我的教育實習課程中,配合學生到教學現場觀摩、試教前,我會先介紹該一般教學法及學科的特殊教學法。不過,在有限的課程時間中,僅能選擇重點式的介紹,或者在觀摩後商請教學演示者做分享及說明。(教學演示者都由我配合課程需求先私下請求協助,這大概是因為在附屬小學才有的優勢條件,回想起起真的非常感謝這些情義相挺的伙伴。)
在課程中安排不同領域的教學案例,讓學生體會「教學方法與技巧的活用」,在過程中鼓勵學生回想在教育專業科目中所修習的一般教學法知識,然後以不同領域的教學經驗分享,讓學生對學科教學法知識有初步的了解。

三、教材分析到教學轉化-以數學領域長度相關單元教學為例
在體會「教學方法與技巧的活用」之前,首先要讓學生對學科教學內容有概略的了解,我試著從以實際的國小教材結合上課主題進行授課。在這個主題中以數學領域為例,先帶學生解讀數學領域的課綱,了解數學領域之教學內涵;接著,從認知發展解讀數學教材結構,協助學生解讀數學教材教法;然後,以「量與實測單元的教材分析及活動設計示例」做教材分析與教法的實例說明;課堂最後,再請學生閱讀〈你會教數學嗎?〉重新思考「會數學」是不是就會「教數學」?
()解讀數學領域的課綱,了解數學領域之教學內涵
學科教學的內涵會隨課程綱要有所改變,但是並非從零開始。所以,要認識學科的內容及教材、教法,都可以從解讀課程網要開始。我們的課程沿革,簡單來說由64年課程標準到82年新課程標準,到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再來則是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課程。只是,一波波的課程改變中,有多少人真正花時間讀完、讀懂領域的課程綱要?更別談比較新舊課綱間的差異,以掌握新課綱的精神。包括自己在內,若非對該領域有更深入認識的必要,現職的一線教師其實沒有機會仔細研讀。不過,當在師培課程中要談領域教材教法時,我會先帶學生讀課綱,所以自己就必須先讀懂才行。

以九年一貫的課綱來看,其強調能力的培養及統整學習,所以在數學領域的理念中,提到「數學的學習注重循序累進的邏輯結構」,所以強調以學習者為主體,以知識的完整面為教育的主軸,以終身學習為教育的目標。在進入 21 世紀且處於高度文明化的世界中,數學知識及數學能力,已逐漸成為日常生活及職場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基於以上的認知,國民教育數學課程的目標,須能反映下列理念:(1)數學能力是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2)培養學生正向的數學態度,瞭解數學是推進人類文明的要素;(3)數學教學(含教材、課本及教學法)應配合學童不同階段的需求,協助學童數學智能的發展;(4)數學作為基礎科學的工具性特質。
到了十二年國教課程,由強調能力的習得到素養的培育。所以,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數學領域課程綱要呼應《總綱》的理念與願景,從數學是一種語言、一種實用的規律科學、也是一種人文素養出發,課程設計和這些特質密切搭配,應提供每位學生有感的學習機會,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工具的素養。其理念分述如下:(1)數學是一種語言,宜由自然語言的題材導入學習;(2)數學是一種實用的規律科學,其教學宜重視跨領域的統整;(3)數學是一種人文素養,宜培養學生的文化美感;(4)數學應提供每位學生有感的學習機會;(5)數學教學應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工具的素養。
兩相比較,會發現新的課程都在解決當前教育所關注的問題,但最根本的議題在於學生是學習的主題,領域的教學都旨在培養學生有能力迎向未來的生活。至於教學目標與學科內容呢?
九年一貫中數學領域的能力指標有五大主題內容:1.數與量(數與計算、量與實測、關係)2.圖形與空間;3.統計與機率;4.代數;5.連結;(察覺、轉化、解題、溝通、評析)。到十二年國教則改成學習重點分從「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兩個向度來說明,「表現類別」有: n(數與量)、s(空間與形狀)、g(坐標幾何)、r(關係)、a(代數)、f(函數)、d(資料與不確定性)表示。其中 r 為國民小學階段專用,至國民中學、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後轉換發展為 a f
從整理比較中,我發現國小階段的數學基本學習內容不外「數、量、形」、其次則是「數、量、形」三者間的關係與轉換,而且把數學當作一種語言、工具,用以認識外在世界及解決生活的問題。
(備註:9397年上課時,是以當時的九貫課綱和舊82年課綱做比較)

()從認知發展解讀數學教材結構,解讀數學教材教法
數學認知和能力的發展脫離不了人類認知的發展,所以要認識數學教材內容和掌握其教學方法,可以從兒童認知發展的觀點來切入。
1.數學能力的發展的先備知識
兒童數學能力的發展,其先備知識(基本概念)包括:
(1)拓樸概念:包括,遠近、離合(連續量、分離量)、離合與次序(任一 → 一次次序)、封閉與開放曲線(裡、外)。
(2)形狀:由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圖形概念。
(3)顏色:由黑、白→紅、黃、藍、黑→彩色。
(4)Size :包括,大小、長短、寛窄、厚薄(濃淡)、空滿(虛實)。
(5)分類:由簡單分類(依某一標準)→分集合→多種分類(兒童在 78歲開始發展用兩個標準來分類,例如:媽媽是大人、也是女生。)
(6)序列。
(7)數目字:由唱數(跟著大人一起唸)→認數(根據形狀來認) →寫數(小肌肉的發展、手指的靈活度)
(8)數字概念:由集合→一對一的對應→同等集合(多、少;一樣多)→基數(123、…,共有幾個?)→序數(1、第2、第3…,按順序是第幾?)
(9)保留概念-即使東西亂擺,還能一對一的算,才能算是具有數的概念。例如:一年教數時,先「具體操作」,學生有實物邊數邊拿;再「具體操作」半,由整齊圖片的點數,到不整齊圖片的點數;最後才「抽象操作」:教師口說 4個蘋果,學生能反應聯結4
(10)運算:即數運算的能力,包含加()、減()、乘(×)和除(÷)等運算能力。

2.兒童學「數」的三個階段
由唱數→認數→數數。在數數部分,其細部發展包括: 1.一對一的對應(被數物對應計數的名稱)2.計數名稱維持不變的順序; 3.物件被數到的順序無關緊要; 4.基數原理(最後一個計數名稱 ,代表被數物件的總數量)

3.「量與實測」的認知發展
階段一:由「某量的初步概念」建立起,即量的直觀比較和直接比較,過程是某量的認識→某量的直接比較→使用某量為刻度單位;階段二:「某量的間接比較」概念,包括,某量的間接比較和某量的個別單位比較與實測;階段三:「某量的普遍單位比較(個別單位的描述) 」,包括認識某量普遍單位的意義和以某普遍單位量做實測與估測;階段四:「某量的測量單位刻度觀念(公制單的認識與換算) 」,包括認識甲普遍單位量與乙普遍單位量的關係及甲普遍單位量及乙普遍單位量的化聚;階段五:「某量的測量公式概念(量的公式概念) 」,包括透過平面或立體圖形分析綜合,認識某量的求法、某平面圖形或立體上某量於法公式的應用。(只有面積和體積有第五階段。)
教材分析與教法的實例說明;課堂最後,再請學生閱讀〈你會教數學嗎?〉重新思考「會數學」是不是就會「教數學」?

()教材分析與教法的實例說明-以量與實測的長度單元為例
1.教材分析
其本的教材分析,從解讀課本、讀懂課文開始。解讀時要先問自己:要由課文中抽出哪些概念來進行教學活動?解讀時可以參考教學備課課本(教師手冊或稱教學指引),同時思考概念建立中的活動或示例是否完整?安排的順序是否合理?其次是,掌握教材地位、了解概念(學習材料)的前後關聯及發展。
以長度相關單元來說,在各版本的教材編排中,大多有以下共通性,一般來說在一年級會有長度的認識與化聚:
(1)先認識長度的概念,由生活物品及課本的圖片中找出長度。
(2)某量的直接比較,透過具體操作(實物)及半具體(圖片)直觀比較東西的長度,發現直接比較長度時,一端要對齊才能正確比較。
(3)使用某量(規格物)為刻度單位,表示東西的長度→長度的間接比較→解決「哪個長?長多少?」的問題。先操作發現「同大小的花片、迴紋針、或白色小積木等規格物可以做為刻度單位,用來表示東西的長度,例如:一枝鉛筆有3個花片長;再利用規格物做長度的間接比較,解決哪個長和長多少的問題,例如:紅色緞帶有10個小積木長,黃色緞帶8個小積木長,所以紅色緞帶比較長,比黃色緞帶長了2個小積木。
(4)長度的化聚及估算。例如,把兩條紙條接起來一共有多長?紅色繩子有約有幾個迴紋針長?
有了長度的基本概念後,到了二年級則進入「公制單位」的認識(公分→分厘→公尺)及長度的估算與計算(加減)及長度單位的關係與換算(1公尺=100公分)。這些是教材一般性的編排,在不同版本的課本中,組合及出現的單元會略有差異,但是若能掌握數學概念的發展,除了讀懂教材的位階安排外,也是教材分析的先備能力,同時也能做為選擇教材版本的依據。

2.教學方法及教學活動設計
數學概念的建立與學習,不外是解決問題及概念學習歷程。不管是教數、量或形,都不能忘記兒童的認知發展是由具體操作到抽象思考,所以設計活動時,應注意:
(1)佈題:先做題型的分析,再考慮呈現順序。
(2)表徵的選擇:讓學生「具體→半具體→抽象」與學習材料互動。
(3)學生的操弄:指的是學生使用的學具、活動中要安排的討論及學生要學習表達的事項、方式等。
從概念學習的角度來看,完整的教學活動安排如下:
(1)形成階段:進行佈題,提供例一,做問題討論或示範解題。
(2)辨認階段:揭示例二,讓學生操作解題、分享解題思考或方法。
(3)保留階段:再提出例三,進行形成性評量。活動內容可以是習作指導或課堂中的獨立練習。
(4)遷移階段:安排教學後的回家功課或其他數學問題。

()你會教數學了嗎?
要教別人了解數學且能做數學,僅僅會按步驟一一演算是不夠的。教數學應具備的條件,還包含了以下幾點:
1.數學實質知識:正確的數學概念和演算程序、了解隱含的的原則和意義、了解幾個概念間的關聯。
2.數學思維(數學思考),即數學家求知的方式,提供機會讓學生去猜測、驗證、以數學論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數學本質知識(數學哲學) ,指的是數學知識論。
4.數學的感覺,對師生來說個人數學的感覺,都有助增進數學理解。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扮演何種角色?是佈題者?還是引導者?不管課程綱要如何改變,教學仍以學生的認知發展為主體。教師所要思考的是如何由「典型的教學流程」(教師命題→學生解題→發表與討論)加入轉變?

還要注意配合教學活動目標,要安排哪些不同的學習活動?活動的類型不只一種,不同活動可培養的能力有所不同,數學教學中進行的活動包括:解題活動、記錄活動、討論活動、反省活動及達成共識(專家法則的建立)等。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教育實習教學回顧11-2實現教室願景—教材開展篇1.3


◎中篇-教學活動的設計及教案編寫

「教師的謀生行頭是教學活動設計,讓我們一起為它再進一步精緻化吧!」
---By吳英長

要實現教室願景,除了人際互動的能力外,教材開展能力的培養是另一重點。要讓教學活動順歷進行,除了有一般性的教學理論知識外,重要的是如何將學生所要學習的材料,轉換成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學習。狹義來說,即是教學活動的設計,或稱教案撰寫。
一般來說,在師資培育階段,師培的學生在模擬試教、試教及集中實習,都必定有過撰寫教案的經驗。但是,真正進入教學現場,會發現老師所要具備的不只是單堂課或某次教學活動設計的能力。因為,在帶領一個班邁向師生共創的教室願景時,教學活動的安排規畫就更為複雜龐大。
只是,學生是活生生的有機體,往往讓教學充滿不定的因素,導致學習成為教師的新手教師,常覺得教案只是師培課程中的作業,在真正上場時沒有太大作用。
但是,果真如此嗎?事實上,要成為具有專業教學知能的教師,就不只是教材的使用者,他需要有選編教材及課程設計的能力,而在邁向專業前,撰寫一份完整、可行的教案即是基本功。
一份完整的教案,需要有完整的教學總體規畫,在規畫前還需做好教材分析等其他準備工作。以下以語文領域(國語教學)為例,來談如何進行教學總體規畫,了解教學基本功的內容。

壹、教學活動總體規劃
一、什麼是教學總體規劃?為什麼需要教學總體規劃?
教學總體規劃簡單來說,就是某一教學材料的上課活動及時間安排。以國語科為例,可能是一個單元主題的教學活動安排,或者至少是一課的教學活動安排。
當教師完成教材分析後,接著必須依學生的特性和學習經驗,決定教學重點、篩選出教學教材,再將教材活動化、問題化,轉變成教學活動,並配合可用的教學時間(有幾節課),編排各節次的教學內容,以達教學目標。所以,教學並不是只照教科書廠商提供的教師手冊或電子書內容去執行就好。
二、如何進行教學總體規劃?
國小的國語課一週上課時間為5-6節,每學期每冊約14-16課,平均來說約一週要上完一課的進度。那麼,是不是每一課的教學時間都要一樣?是不是每一課的活動安排都一樣?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隨著教材(課文內容)的不同,以及教師對學生設定的語文學習目標,就會有不同的教學總體規畫。
一般來說,當教材是較簡單的、已具舊經驗的,在進行教學總體規劃時,時間的分配就少一點,遇到抽象的、新出現的學習材料,自然需要多安排一些時間。而且,先上什麼後上什麼,都可能因教材內容、教學的重點或變化教學活動而有所不同。而完整教學總體規畫,除了各節次的教學活動的安排外,還包括教學策略、教學資源及教學評量等多方面考量。
教學總體規劃操作步驟:
1.確定教學對象及教學實施條件
  包括:學生人數、教學設備、可用時間、教材位階
2.確定教學項目
  包括:知識概念組群(由原型素材所析理出的教學教材)、相關學習能力、
           
相關學習策略
3.確定目標
  包括:單元目標、教學目標及能力指標
4.確定教學順序,對應教學策略及評量活動

貳、教學活動設計(教案)的格式、規範與撰寫要領
一、教學活動設計(教案)包含哪些內容?
從教學活動設計的角度來說,撰寫教案必然要利用到教材分析的結果,因而教材分析,可說是教學活動設計的底層,教學活動是上層建築,教材分析是下層基底。教材分析是否包括在教學活動設計之內,就在你是否要把屬於前置作業的基底教材分析包括在內。這其實牽涉到教學設計的廣狹定義問題。
整個教學活動設計,洪文瓊教授依流程界定為:
依據
(1)課程目標
(2)教學對象的能力(即學生起始行為),
(3) 教學情境(指人數、可用教學時間、設備和教學位階屬一般
教學或補救教學或複習教學等),
(4)教學主題屬性(即教學單元主體內容類別屬性),
擇定
(5)教學教材(即由原型教材理出的各種類型知識、概念組群),
將教學教材匯轉成
(6)問題組群(藉以認識、熟練、活用概念)(註二),
並就各問題組群釐定具體的
(7)教學目標
設計適切的
(8)探索活動,
(9)學習策略。
同時選取適當的
(10)教學策略
(11)評量方式,
進而理定所需要的各項
(12)教學資源,
安排各項
(13) 教學活動進行次序,
並分配各項
(14) 教學活動時間,
最後將這十四項併合寫成完整教案的整個過程。
 (洪文瓊,民94)
學生起始行為(教學對象的能力)分析、教學情境分析、教材分析這三項,是教學活動設計的礎石,是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必須率先完成的前置作業。完整的教學活動設計﹐必然要把這三項前置作業包括在內,即廣義教學活動設計。狹義的教學活動設計﹐只是純粹完成一份教案,著重在教學活動的設計安排((5)---(14) 項),是在三大礎石上進行上層建築。它與屬於底層礎石的教材分析有密切關係,但不把教材分析包括在內。這種狹義的教學活動設計,也是一般參考書籍討論較多,較常採用的定義。

二、怎樣編寫教學活動設計?
請參閱以下,吳英長教授所寫的〈編寫教學活動設計〉及我所整理的〈教案撰寫規範及教學活動設計〉。
()編寫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設計是教學推展的藍圖。撇開格式不談,它至少要思考幾個基本的問題:
1.你要教的是什麼?
2你為什麼要教這個?
3你要怎麼教?
4你認為教得怎樣?
第一個問題是教材分析,是目前教師最頭痛的地方,也是所有應徵稿件處理的最不足之處。教材分析是從教材中分析出教學所要達成的概念。如果教師連自己所要教的概念是什麼都不清楚,他要如何確立教學目標呢?更不用說要如何安排教學活動了。
教材分析跟教學目標有關,但前者是後者的依據。也就是說,教材分析從教師拿到的教材開始,它可以是一篇文章、一首歌,也可以是孩子的生活經驗。但這些「原型教材」必須加以分析,抽離出所要教導的概念,即所謂「教學教材」。教材有了教學所要達成的概念,即是一般所謂教學重點所在,至於這些概念要教到什麼程度,是教師根據學習者和時間、空間等因素而設定的教學目標。
第二個問題是教學構想(或設計理念),我個人稱之為「教學動機」,即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必須先回答自己:你為什麼要教這個?它對學生有什麼意義?這些概念是要給學生一項新工具,還是對他們經驗加深加廣的?它是支撐教師進行教學的信念,是整個教學的重心,也是教師對學生負責的第一步。一個教師若先能說服自己為什麼要教這個?他就會有一股內在力量去說服學生為什麼要學這個?應徵的稿件有提到教學構想,但把它和教學目標、教材分析、教學重點混淆在一起了。
第三個問題是教學活動的安排,是教學推展的細部化要求。活動的安排是把教材分析得到的概念「問題化」,變成可供師生共同研討的焦點所在。活動先提供孩子一個共同的經歷,如表演、訪問及填寫學習單,然後再進行提問和討論。當然這些必須考慮教學資源的使用以及教學應注意事項。如果有可能,個人還建議應再列入「教師思考」,設想教師要怎麼去進行?以及為什麼要這樣進行?這是教學實務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教師展現實用智慧之處。可惜這些教學細部化卻是應徵稿件都無法確實掌握的。最後,這個問題還有一點是大家沒注意到的,就是活動與活動之間如何做有效的銜接?
第四個問題是教學評量,不管是形成性或是總結性的,本來應併在教學活動中,但因為它是確定教學不是隨興,任意「跑馬」的,所以特別列出來考慮,同時也是一般教學普遍不足之處。活動是很熱鬧有趣,但卻不問是否完成目標!這個問題是要教師思考那些「問題」(或活動步驟)是可能會達成目標?或達到什麼程度?如果沒有,又要如何進行補救?
--以上參自吳英長教授上課筆記--

(二)教案撰寫規範及教學活動設計
「教案」即一般所指的「教學方案」,或稱「教學活動設計」。參考主要依據來自「教學指引」,或稱「教師手冊」。教學活動設計,乃是教學施工的藍圖,更是教師謀生的「行頭工具」。
1.撰寫的目的
(1)做好教學前的準備,包括教材分析及教學分析。
(2)實際行動前的教學模擬,以應變教學現場的各種狀況。
(3)釐清教師教學行動的目的,將教師思考具像化。
2.教案的功能
(1)教學行動前的準備計畫
(2)教學現場中的方向導引
(3)教學活動後的評鑑依據
3.編寫教學活動設計的基本思考
(1)你要教的是什麼?             →教材分析
(2)你為什麼要教這個?           →教學構想
(3)你要怎麼教?                 →教學活動安排
(4)你認為教得怎樣?             →教學評量
4.編寫活動設計的完整歷程
(1)從解讀教師手冊開始,細部思考包括:教材分析、教學分析、教學模擬
(2)完整的教學活動,還應包括:教學實錄、教學反省
5.撰寫的規範及格式
(1)基本資料,如單元名稱、教學班級、教學時間、教學者...等。
(2)完整的教案應包含的項目:(詳參教案參考格式)
j教材分析(各科不同)分析該單元的重點概念及其彼此的關係,還有前一單元的先前概念和後一單元的後續概念
k教案內容(各科共同)
A.教學構想:包括,為什麼要對這些學生教這個單元?打算怎麼教它?為什麼這麼教?
B.總體規劃、教學節數安排:整個單元共需幾節課?各節的重點是什麼?
C.教學活動設計:包括,教學目標、活動流程與每個活動的步驟、教學資源、活動時間安排、評量方式、延伸活動等。
5.編寫及設計的注意要點
(1)活動的安排應有教學的邏輯結構。
可依「概念學習歷程」(預備活動、發展活動、綜合活動三大部份)或蓋聶的「教學九事件」(G1~G9),來組織教學活動。蓋聶教學模式:分為引起注意、告知學習目標、刺激回憶以前的學習、呈現明顯之刺激特徵、提供學習輔導、誘發表現、提供回饋、評鑑表現、提供保留與遷移九大部份。
(2)目標的定位及掌握。
注意「單元目標」(抽象的)→「行為目標」(具體的)
  別忘了還有能力指標的對應。
(3)釐清教學的基本單位。
注意「活動」的切割及「活動」間的關聯。
(4)要設法將「學習概念」轉成「問題化」的學習活動。
注意「提問」的設計及「活動指導語」的敘述。
(5)兼顧「微觀教學歷程」及「鉅觀教學歷程」。
(6)活動設計的內容儘量詳細,做周詳的計畫。
將教學模擬的情形變成文字以具體的方式呈現,作為活動設計討論的依據,也可供個人教學後做反省、檢討,是邁向精緻化教學的基本功。

參、總結:原型教材分析è教學教材選擇è教學轉化
進行文章分析時,因為每個人所受的學科背景知識不同,因此每個人看到的點都不同,洪文瓊老師在〈小學國語文「教材分析」深層探究:語言、文學、文化導向的分析架構試擬〉一文中,所提出的架構可以更完備的析理出課文內容可以教的部分,在分析出來之後,第二個層次的問題是,選擇教學材料。因為可教的材料中,可能有一些對任教班級學生而言是較難的;或者有些內容可以放到後面和其他相同的單元一起教。至於選擇完之後,要如何教,則是教學活動設計的部分,這是第三個層次的問題。
教師的學習經驗、知識背景會影響其知覺課程,而這些個人的知覺課程則又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但是教師在與他人互動溝通之後,教師對於某一領域的認知則會改變。知識結構是客觀的,每個人所析理出來的教材是差不多的,但是每個人決定要教什麼是不同,而這個就是教材篩選的問題。
而且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教學現場的教師會依其個人的判斷,去決定先教什麼、再教什麼的問題,也就是教學活動流程的安排。除了教學活動的順序之外,教學活動設計中還包括教學策略,每個不同的教學策略,也會影響評量的方式與時機,也就是所謂的教學無定法。
總而言之,做完教材分析,理出教學教材,並不是就可以直接拿來進行教學活動設計,還需要就課程目標、教學對象、教學情境、教學資源等作全面性的考量,然後再從整理出的教學教材中,選取適合教學的部分,將適合教給學生的部分,重新歸併及組合變成概念組群。在實際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要將概念問題化,並考慮採用適合的策略來教學生學會這些概念、活用這些概念。

教學活動方案設計-參考格式
教學
科目

教學單元

教學來源

教學
班級

設 計 者

教 學 者

教學
日期 
        
    ~    
教學時間
分鐘
(共   節,演示教學為第    )
壹、教學研究
一、教材內容組構:
(一)文體:○○文(小類類別)
(二)題材:○○○○○。
(三)主題:
1.內容主題:
2.語文主題:
(1)
(2)
(三)主要語料
1.
2.
1)生字新詞:
2)熟字新詞:。
3
3.句型:
1
2
3
)「記寫」手法:→(指課文的寫作手法,重要、有特色或值得教給學生的)
1.
2.
(五)課文篇章結構
1)本課大意:
2)分段大意:
4)課文要點:
5)文章結構:
二、本課教材位階分析
→(指本課與本冊其他各課、本課與國語其他各冊、以及其他領域的教材內容的關連)

三、學生經驗分析:
貳、教學構想
一、設計理念

二、節次安排與教學重點
節次
教學活動名稱
教學重點






三、教學策略(教法):

四、評量方法:

五、教學資源

六、教學前準備
(一)教師部分:
(二)學生部分:

參、各節次教學目標與對應之能力指標
第一節
單元目標

行為目標

能力指標

肆、各節次教學活動設計
一、第○節   ○○○○
行為
目標
能力
指標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分配
評量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