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教育實習教學回顧05~1-1050714

從「教師形象」到「透視良師的條件」-1

在教育實習課的開始,我想讓大學生先了解自己未來的角色與定位。當年讀師專的我們,是很明確地知道踏出校門就是要成為一名國小老師,個人對這份工作的期許或許不一樣,但是人生的目標是相對清楚的。但是,開放師資培育之後,即使讀了師範大學,未來是不是要當國小老師?能不能當上國小老師?這群大孩子面對未來的教師身份不如我們當年的篤定。因為從接觸過的師培生身上,我發現他們對於國小老師的角色及能力並不清楚。
但是以自己來說,在師專求學階段我已經立下成為一個好老師為目標,也在這五年中從不同的教師典範身上習得成為一名好老師的能力。而各個老師對我的影響我在台東師專改制成台東大學時寫了一篇文章〈教學路上的典範追隨〉刊於《陶然慕春風—東師五十五年改制台東大學特輯》中。所以,在教育實習的課程開始,我希望能先和學生分享我自己的學習經驗,也藉此告訴他們:學習的典範不一定是我,但是希望在師資培育階段的學生們,可以找到所要學習的「教師典範」,在潛移默化的歷程中享受教導的人生功課,幫助自己減少教學上的摸索和挫折,順利成為稱職的小學老師。
在所規畫的教育實習課中,安排的第一個主題即是「認識國小老師的角色定位及基本能力」。我希望一開始帶學生了解:未來教師的基本能力,也就是「描繪遠景」。國小老師在帶一個班級時,最重要的透過教學進行班級經營,那麼在大學的課堂中呢?我要如何與這群大學生共同描繪學習的遠景呢?回想在吳老師的課堂中,老師怎樣幫助我們思考國小老師的角色定位?
追溯吳英長老師在不同的課程中帶我們讀過的文章,我想起幾篇文章〈老師,請不要只教書〉、〈老師有14張臉國小老師的期望與心聲〉及〈師資培育的新觀念──謹以此文贈東師話劇社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社員〉等,都是談教師的角色與形象。所以,我將這些文章整理編成上課前閱讀的資料,以此為討論對話的基礎。
同時回想自己求學時遇到的各種老師,也回顧附小帶大五實習生時的經驗,也想起一則小五女兒和我分享的校園事件,是一個國小學生對實習老師的觀察和評價
詳細的事件細節我忘了,但是我清楚記得她說的:沒有經驗沒關係,可是上課要用心準備。對學生講話不可以那麼刻薄,都是用不好的話在酸學生。明明是自己教不好、說不清楚,還一直找理由責怪學生。她說的一點也沒錯!一個老師是不是用心,教得認不認真,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如果,孩子無法打從心底信服老師,接下來師生的衝突及各班班級常規管理問題便會出現。基於以上,強化了我安排這個主題背後的教學信念。

93年真正進入教學前,我檢視了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的想法及可用的教學材料,擬定了前兩週的教學活動安排。包括:
一、我心中的教師形象
透過課前的小組討論,在課堂中分享報告所歸納出的教師形象,然後進行全班的教師形象歸納。在討論後,再導讀教學案例〈開學日〉一文。最後提供其他與教師形象有關的教學案例與短篇少年做為課後參考閱讀。包括:〈老師,題目出難一點〉〈畫出信心〉、〈題王許威武〉、〈懲罰〉及〈輪迴〉等。
二、「透視良師的條件」到「為自己論斤稱兩」
請學生針對提供的「教師形象」文章進行小組討論,分析整理「成為良師」應具的條。接著,我擬列了「成為小學教師」要具備的基本條件,將這些條件變成學生自我檢核的作業單,幫助他們思考自己如何透過教育實習及其他大學修習的課程來增加自己成為「良師」的基本能力。

三、設定終極目標找到追隨的教師典範,定下未來朝向專家教師的志向。

----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