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教育實習教學回顧05~4-1050719

  • 「教師形象」到「透視良師的條件」-4

接續「良師條件」的討論後,我安排教學案例的解讀,準備帶領學生進到小學的教室現場,觀看案例中的老師如何進行班級經營及處理問題。我思考的是:
藉由〈開學日〉和〈題目出難一點〉兩篇案例,看到「好老師」如何對待孩子?如何處理學生的問題?同時,也在揭示我心中的教室願景。
要如何去解讀,才能由文章線索中找出「好老師的特質」?並且從案例中教師的語言及行動中,找出「好老師要具備哪些能力」?
「好老師」不只「教書」,更要「教人」,這背後隱含多少的「教學知識和能力」,才能讓老師在教學現場,進行正確有效的教學判斷、決策與行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良師並不是只有這樣的類型與教學風格。
這些都是我的「知」,要如何轉化成「教學提問」及安排「教學活動」才能達成目標?
〈開學日〉一文對我來說不陌生,上了好幾回課,等同是教材的理解,為了拿來上課討論我再次讀筆記做整理,變成自己的教材分析。
◎內容概要:
這篇〈開學日〉主要述敘一位教師在開學第一天踏入班級,他觀察班級學生敏感到當下需要處理的學生問題,在建立師生關係的同時進行班級氣氛的營造,也對全班揭示共同的教室遠景。從這篇案例中,可以看到一個有經驗的如何在開學第一天對全班做「心理解嚴」。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行為背後有各種思考,透過案例黃老師為我們揭開教室黑盒子的秘密,讓我們看到一個專家教師在教學現場解決問題的思考,印證好老師不只教書,也教人。
◎用「問題(P)-解決(S)-結果(C)」進行全篇分析:
先以「首--尾」將全文切割成三大段。
首段是L1,揭示主要問題。問題是「開學第一天,老師看到鄭坤山,一個受傷的孩子」。
中段部分,由L2-L29共包含三個解決行動與結果。
L2-10是第一個解決和結果,黃老師先對全班做「解嚴」。老師以「笑」這個肢體語言,釋放出善意,建立給孩子的第一個印象。然後說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採用「反應感受」的策略,解除學生面對新老師的感到陌生及害怕的情緒。但是,在老師採取解決題行動的同時,全班學生及鄭坤山也在觀察、觀望,在心裡默默給老師下評斷。案例中黃老師記錄了全班及鄭坤山的內在反應,全班學生由「觀望、猶豫、疑惑,感到被接受、不害怕,到開心的笑了」。不過,受傷經驗甚深的鄭坤山在此時仍在「納悶、斜眼旁觀」,對於新老師還存著「不相信及否定」。
L11-17是第二解決和結果,黃老師處理完全班的情緒問題,接著從另一個「不馴」的孩子下手處理問題。他先是讚美這個名叫王麒舜的孩子,然後展現自己的幽默感與學生互動,採取了旁敲側擊的方式,漸次解除案主鄭坤山的心防。在這個階段,黃老師觀察到王麒舜因為老師的讚美而興奮,全班則因黃老師幽默的言語而笑得格外開心,全班的情緒達到了頂點,鄭坤山終於嘴角露出一絲笑容。這「笑容」對黃老師而言,代表時機成熟了,可以切入解決這個孩子的問題。
L18-29是第三個解決結果,黃老師開始嘗試接近鄭坤山,解決這個孩子讓他感受到的問題。他先是試探性的接近、詢求同意,然後用語言表達情緒的認同,再加上的幽默語言及友善的肢體接觸,最後給予正增強。這個過程中,這個受過傷害的孩子,一開始依然在抗拒,以沉默做無言的反叛,後來才令他覺得「愉快、令他發笑」,慢慢有心情的轉變。
尾段L30-32是整個故事的結果,鄭坤出淡淡的笑了,因為被了解而開心,從他的「點頭和微笑」中表示他終於卸下心防接受了新老師。L33-37則是故事回響。黃老師再次增強鄭坤山的時候,下課鐘響孩子們還不想下課,從發亮的眼神中知道孩子的心已經被黃老師完全收服了。

做完教材的解讀分析後,我根據要談的教學各次主題設計了系列的問題,與學生進行討論。
第一階段討論:案例閱讀後,先補捉整體感覺。
1.看完案例之後,你覺得怎麼樣?為什麼?
2.案例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是什麼?為什麼?
第二階段的討論:走進案例中人物的世界
1.這是一個怎麼樣的班級?
2.黃老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他的想法和感受是怎麼樣?)
第三階段:討論「專家教師的教學互動與教室管理」
1.教室裡發生什麼問題?黃老師怎樣處理?結果怎樣? (做了哪些判斷和決定?)
2.黃老師在面對新班級時,採取了哪些行動?其行動背後的教師信念是什麼?
3.黃老師的教學語言是怎麼在使用的?(班級經營)
4.黃老師的班級經營有哪些特色?
第四階段:回到個人經驗與案例做互動(如果是我,我會…)
1.對於黃老師的判斷、決策與行動,你有什麼看法?
2.如果,你遇到同樣的教室管理問題,你會怎樣做?為什麼?

在一開始的實習課中,我用來〈開學日〉一文來談「教師形象及班級經營」。但是,一篇好的案例,可以放在不同的教學主題談論。以這個案例來說,專家解決問題的思考決策歷程,也是可深入探討的問題。我們知道在教學現場,老師是不停的在做教學決定,每個教學決定背後都有教師的思考。而新手教師與專家教師的最大不同在於,專家教師清楚每個決定,每個決策都在為下一個教學做舖陳。而新手教師則是在無意識中進行,或者在情境中做了不正確的判斷和決定,甚至無法敏感到問題無法即時解決問題。

在這個案例的教學討論後,我的教學札記(93-10-07)中寫著:
為了今天的教學,我努力重讀了好幾遍吳老師的上課筆記,重新消化整理資料。因為,在這門課中我不但要帶著學生做,還要告訴他們「我怎麼做?」及「為什麼我要這樣做?」。而且,還要把自己的教學經驗融入,並與相關的教育理論及教學知識做結合。
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僅管「學會」的問題,未曾思考過「我是怎麼學會」及「要怎麼教」的問題。雖然在上國小課程時,我會教「學科知識內容」也會教「學習策略」,但是把自己的學過的各種「教學理論及方法、學科教材知識、學科教學知識」等等,設計成課程變成教學活動,還真是有難度,需要不斷的檢視自己的「學會教學」這件事,然後把老師教的東西一次次重讀,試著揣摩轉化和傳承的方法,也對自己本質教學做了澄清與省思,產生新的想法。
也許這正是吳老師說過的「為己教學」吧!
課堂結束時,學生寫下隨堂心得。從學生的回應中,看到多數學生的認同,讓心中燃起小小的成就感,也對這樣的教學安排和上課模式有了一點點信心;心中的緊張和壓力,也稍稍減輕。
在這個主題結束後,我希望學生知道了學習的方法和自己的不足後,能立定努力的方向,願意下功夫去充實自己的教學知能。我因為遇到了幾位典範教師,而立下成為好老師的人生目標,更因為良師難求,遇到了好師父就要緊緊努力跟隨。所以,我願意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上課,一遍遍的整理筆記,並一次次的到教學現場試驗實行與修正。但是,每個人的學習起點不同,學習風格不同,對學習的自我要求也不同,因此適合我的未必能適用在別人身上。對於這門課,我有期許也就有要求。可是,要求要多高?可以多高?
對於國小的學生,我比較清楚拿捏的尺度,也熟悉對話與互動的模式,可是對於大學生呢?他們是不是如同鄭坤山一樣,還在不信任及懷疑之中?


註:1.〈開學日〉,黃連從  刊於民國78224 兒童日報 第六版
  2.案例的解讀分析及討論問題的擬定,參考自吳英長老師的上課筆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